专业建设

首页 > 专业建设
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
时间:2020-12-02 浏览:1638

在中小学恢复劳动教育,首先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,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。

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,比如杜威和陶行知所主张的烹饪、缝纫、家用电器维修、农作物种植与培管、小制作、小发明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,学生的生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,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,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。

在这种良性的激发下,学校朝着“教育即生活”、“社会即学校”、“教学做合一”的美好方向发展。

我们已经熟知,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能力,一个人修身立德所需要的一切,已经从学校里展开了训练,国民素养由此萌芽。

古人讲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,这是士大夫讲的话,劳动的价值是知识分子做的代言。

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,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,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,也要装在身体里,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。

我们的劳动课,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,而且重在教人们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,培育一种现代“新生活”方式,推向社会。

如何使我们不失去给自己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?我想,学校教育可以为师生们创造一个热爱劳动的氛围。

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,教育部目前这么要求

2020年之前,中小学劳动教育:

1)要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,落实相关课程,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,开设家政、烹饪、手工、园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。

2)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,如在德育、语文、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,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、职业技能的培养,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。

3)要开展校内劳动,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,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,让班级、学生认领绿植或“责任田”,予以精心呵护,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。且要组织校外劳动、鼓励家务劳动。

4)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,广开渠道,开门办学,聘请能工巧匠、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。

--教育部与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

学校落实劳动教育可遵循这4个原则

1劳动教育进课程

小学、初中应开设劳动与技术课,普通高中应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,按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,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。

2加强校园劳动

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“苗圃种植”、“微农场”、“责任田”等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劳动。

3让学生分担家务劳动

从小学一年级开始,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床铺、书包、书桌,或与家长共同引导学生洗碗、洗衣、扫地等家务劳动。

4拓展校外服务

各类校外综合实践基地、活动中心等在手工技艺体验、工农业劳动实践、社区服务实践等方面,要为中小学生开设劳动教育的内容;同时要求各地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,将此作为学生校外劳动、校外服务的重要环节和路径。


工院 基础教学部
学院地址:赤峰市新城区巴林北街22号 邮编:024000
联系电话:0476-002536/6668888 传真:4567890

微信公众号

版权所有: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www.cfgy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0001304号-1